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誰典故是什么,下面是本站編輯關于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誰典故是什么的詳情解說:
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趙高。
指鹿為馬的意思是指著鹿,說是馬;比喻故意顛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出自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二世笑曰:丞相誤邪;謂鹿為馬。
”
趙高介紹
趙高(?-前207年),嬴姓,趙氏。
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,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,任中車府令,兼行符璽令事,“管事二十余年”。
秦始皇死后,趙高發動沙丘政變,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,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,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,是為秦二世,并自任郎中令。
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,結黨營私,征役更加繁重,行政更加苛暴。
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,繼之為秦朝丞相。
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,另立子嬰為秦王。
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,誅夷三族。
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,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,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,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。
故陸賈嘆曰:“秦任刑法不變,卒滅趙氏(指秦朝滅亡)”而《戰國策》的編者劉向更是直言不諱:“秦信同姓(即宗室,這里指趙高)以王,至其衰也,非易同姓也,而身死國亡。
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,不在于信同姓。
”
指鹿為馬的典故
出處:
趙高欲為亂,恐群臣不聽,乃先設驗,持鹿獻于二世,曰:“馬也。
”二世笑曰:“丞相誤邪?謂鹿為馬。
”問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馬以阿順趙高,或言鹿者。
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,后群臣皆畏高。
(司馬遷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)
秦二世時,丞相趙高野心勃勃,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。
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,有多少人反對他,他心中沒底。
于是,他想了一個辦法,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,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。
一天上朝時,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,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:“陛下,我獻給您一匹好馬。
”秦二世一看,心想:這哪里是馬,這分明是一只鹿嘛!便笑著對趙高說:“丞相搞錯了,這里一只鹿,你怎么說是馬呢?”
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:“請陛下看清楚,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。
”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,將信將疑地說:“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?”趙高一轉身,用手指著眾大臣,大聲說:“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,可以問問眾位大臣。
”
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,私下里嘀咕:這個趙高搞什么名堂?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!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,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,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。
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,不敢說話,因為說假話,對不起自己的良心,說真話又怕日后被趙高所害。
有些正直的人,堅持認為這是鹿而不是馬。
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,對皇上說,“這確是一匹千里馬!”事后,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,甚至滿門抄斬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指鹿為馬的主人公是誰典故是什么”的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