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失眠,回復了一個忠實讀者的留言。
她的經歷,讓我想起了不久前同事和我分享的故事。
我才意識到,原來,現如今女大學生被包養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了。
她說:她以前最為之唾棄的就是這樣的女孩子,卻沒想到最終也成為了自己討厭的樣子。
為之所付出的代價,除了青春和天真,還有,一輩子洗不去的污點。
01
“我不知道我當了小三”
一開始,她只是以為遇到了伯樂,貴人,真愛。
1年前,棗棗剛步入大四,即將面臨實習就業的問題。農村戶口,三本院校,讓她屢屢碰壁。
很快,學校宿舍不讓住了,她每天只能焦慮的翻閱各個平臺、同學群以及同城群,希望能盡快找到工作。
機緣巧合之下,看到了同城群里的消息,經由群主劉姐的牽線搭橋,認識了這位改變了她人生的王先生。
第一次見面,王先生把她約到了自己任職的公司,沒有提及過包養的事,只是說挺投緣的,問她愿不愿意過來當個小秘書。
棗棗覺得這根本就是天上掉餡餅,立馬答應了。
實習后,王先生對她很是照顧,不僅教她工作上的技能,還時常以犒勞下屬之名帶她吃飯逛街買禮物,一來二去,棗棗對這個人有些心動了。
有一次,王先生帶她去應酬,在酒桌上喝了幾杯,棗棗有些醉了,王先生把酒都攬過來,替她喝了。
半醉半醒,半推半就,該發生的,不該發生的,也就都發生了。
有了一次,就會有第二次,第三次……
從那以后,兩人一直保持著這種曖昧不清的關系,王先生更加慷慨大方的送她奢侈品,并給了她一張信用卡。
盡管王先生沒有明說,但在棗棗心中,一直以準女友自居。
直到正宮娘娘殺到公司來大鬧一場,棗棗才意識到,自己不光是被包養了,還當了人家的小三。
恍惚間,她還以為是愛情,是緣分使然,卻不成想自己真的會被包養。
許多女大學生都是這樣,未經世事,分不清此社交與彼社交之間大有不同,天真的以為“垃圾堆里”也能收獲真愛。
可事實往往是,丟了清白丟臉面,最后只能帶著一顆千瘡百孔的心,灰溜溜的退場。
畢竟,包養,小三,有哪一樣不是人生的污點??!
02
“我是真的愛他,怎么了!”
大一的欣然也遇到了差不多的情況。
因為面容姣好,身材出挑,學姐主動介紹她加入了一個模特兼職群,并給她介紹工作,給富二代的服裝公司拍宣傳冊。半真半假,故事走向如出一折。
欣然的父母很傳統,一直對她很嚴厲,她暗暗下決心,一定要在大學里轟轟烈烈大放異彩。
到了攝影棚,欣然表現的很有魅力,坐在一旁監工的富二代看得目不轉睛,工作結束后,主動要求送她回學校,還互留了聯系方式。
接下來,富二代開啟了狂撩模式,又是推薦兼職,又是負責接送,甜言蜜語說一定要捧紅她,讓她當大明星。
欣然聽著高興,心里也完全卸下防備,很快就被追到手了。
在甜蜜攻勢之下,她和富二代睡了,她以為他們會結婚。
直到無意間看到了富二代的微博,欣然才發現自己被包養了,還成了對方炫耀的玩物。
她雖然氣,卻因為真心喜歡又害怕失去,假裝并不知情,繼續交往。
但天不遂人愿,消息不脛而走,沒過多久,她的同學老師都知道她被包養了。
父母覺得十分丟臉,想帶她回老家,她卻以割腕相威脅,說:“我就喜歡他怎么了,他又沒說不娶我!”
而現實是,富二代玩膩了,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獵物。
許多被包養的女大學生,都會有這樣的錯覺,認為這就是愛情吧。
剛開始的時光都充滿著金錢鋪就的快樂,可結局往往是打掉牙往肚里咽。
這樣你情我愿的丑事,申訴無門,更是沒臉評說。
“他又沒說不娶我”,這樣的美夢終究會破碎,傻瓜,他也從來沒有說過會娶你呀。
03
“少奮斗十年,何樂而不為?”
當然,還有些女大學生事前知情,自愿被包養,這種情況往往是另有所圖。
有些是出于經濟壓力,拿青春換錢財。
這些在社會上打拼了許多年的成功男士,或者是錢多的沒地兒花的富二代,舍得花錢討小姑娘歡心,能為她們買包買鞋買奢侈品,甚至買車買房。
記得曾在抖音上炫富的一個網紅說過:“我自己打拼到老,能有什么呢?有人愿意為我花錢,我能少奮斗二十年,有什么不好?”
有些則是出于情感需求,沉迷于成熟男人的魅力。
在職場上殺伐決斷的成熟男性,身上所具備的穩重氣質,正是許多渴望被關懷的女大學生所向往的。
比起不成熟的小男生,飽經風霜的大叔,更能包容自己的情緒。
小簡自愿被包養在外邊的公寓,正是因為不愁吃穿,對方還愿意給她的父母每月打1萬元的生活費。
所以她從來不哭不鬧,也沒想著登堂入室挑戰正妻,就想拿抓不住的青春,換一個余生無憂。
靠著被包養,有些女大學生確實過上了理想的物質生活。
可倘若有一天回頭,當身邊的朋友說起青春年華里懵懂的情情愛愛,她們又能說什么呢?
總有人不愿意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笑,卻選擇在寶馬車里哭。
哭的是什么,是自己無處安放,卻無法重來的青春。
人啊,得到些什么,總會失去些什么。
04
不值得
棗棗最后離開了那個城市,欣然被父母帶回了老家。
至于小簡,包養他的人做的時候,不愿意帶安全套,前陣子剛做了流產手術。
同事去看她的時候,她始終閉門不見。
何其凄涼。
或許她們的行李箱里有幾個名牌包,或許她們的銀行卡里約摸有5位數的存款,但內心的空洞,卻永遠沒法靠這些東西填補。
棗棗說:
后來她才意識到,女人的一生可以做許多的投資。
以青春為資本,本身就是愚蠢的。
把青春投資到包養中,性價比最低,風險也最大。
大學,多么好的時候,就應該靠自己去闖去拼。
畢竟有些失敗可以重來,有些失敗,卻永遠無法重來了。
我們必須意識到,任何靠尊嚴換來錢財的人,都是最低等的。
希望當那些被包養的女大學生幡然醒悟之后,能放下那段不堪的過去,重獲新生;
也更希望那些還沒誤入歧途的年輕女孩,能珍視自己最珍貴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