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

首頁 股票 資訊 教育 學習 歷史 健康 生活 題庫 母嬰
子欄目:

文康網 > 生活 >

經典 - 《列子》中的十個寓言故事

經典 - 《列子》中的十個寓言故事

時間:2021年01月26日 21:17:28 來源:www.www.freemoviefullonline.com 閱讀:

  經典 | 《列子》中的十個寓言故事?

《列子》是戰國早期列子、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學所著,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題,不僅蘊含哲理,而且淺顯易懂、饒有趣味,下面十個寓言故事帶你細細體會,說不定你會有新的感悟和發現。

愚公移山

原文北山愚公長息曰:“汝心不固,固不可徹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

  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

  子又生孫,孫又生子,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:子子孫孫,無窮匱也;

  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

  ”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(節選)

大意北山愚公長嘆一聲,回答說:“你太頑固了,頑固得一竅不通,你簡直還不如那個寡婦和不懂事的小孩。

  即便我死了,還有我的兒子在呀!

  兒子生孫子,孫子又生兒子,孫子的兒子又有兒子,他的兒子又有孫子:子子孫孫,沒有窮盡;

  但是山不會再增加了,還怕挖不平它嗎?

  ”

寓意比喻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、不怕犧牲的精神。

夸父逐日

原文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影,逐之于隅谷之際。

  渴欲得飲,赴飲河渭。

  河渭不足,將走北飲大澤。

  未至,道渴而死。

  棄其杖,尸膏肉所浸,生鄧林。

  鄧林彌廣數千里焉。

  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
大意夸父不自量力,想要追上太陽的影子,一直趕到太陽落下的隅谷旁邊,他口渴極了,想得到水喝,就跑去飲黃河、渭河的水。

  黃河、渭河的水不夠喝,他又跑到北方去喝大湖里的水。

  還沒有走到,半路上他就渴死了。

  他丟棄掉的手杖,為尸體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潤,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樹林,名叫鄧林。

  鄧林覆蓋面積方圓達幾千里。

寓意表現了人們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堅強決心。

  也比喻自不量力。

兩小兒辯日

原文孔子東游,見兩小兒辯斗。

  問其故,一兒曰:“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,而日中時遠也。

  ”一兒以日初出遠,而日中時近也。

  一兒曰:“日初出大如車蓋,及日中則如盤盂,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?

  ”一兒曰:“日初出滄滄涼涼,及其日中如探湯,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?

  ”孔子不能決也。

  兩小兒笑曰:“孰為汝多知乎?

  ”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
大意孔子到東方游歷,看見路旁有兩個小孩在爭辯,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,一個小孩說:“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最近,到了中午離人最遠。

  ”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最遠,中午離人最近。

  ”前一個小孩說:“太陽剛出升的時候有車蓋那樣大,到了中午,卻只有盤子那樣大,這不是遠的看起來小近的看起來大嗎?

  ”后一個小孩說:“太陽剛升起時,天氣還是涼絲絲的,中午就熱得像手伸到熱水里,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?

  ”孔子無法判斷誰是誰非。

  兩個小孩笑著說:“誰說你知識淵博呢?

  ”

寓意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、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。

余音繞梁

原文昔韓娥東之齊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。

  既去而余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

  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(節選)

大意從前韓娥東去齊國,路上糧食吃完了,經過雍門時,就靠賣唱來換取食物。

  她走了以后,歌聲的余音還在棟梁上久久縈繞,三天不斷,附近的居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。

寓意形容歌聲優美動聽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  也可比喻詩文意味深長。

高山流水

原文伯牙善鼓琴,鐘子期善聽。

  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。

  鐘子期曰:“善哉!

  峨峨兮若泰山!

  ”志在流水,鐘子期曰:“善哉!

  洋洋兮若江河!

  ”伯牙所念,鐘子期必得之。

  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(節選)

大意伯牙擅長彈琴,鐘子期善于欣賞彈琴。

  伯牙彈琴,內心向往登臨高山。

  鐘子期贊嘆道:“好極了,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樣!

  ”伯牙又轉而心向滔滔流水,鐘子期又喝彩道:“絕妙??!

  浩浩蕩蕩就像長江大河一樣!

  ”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,鐘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。

寓意比喻知己或知音。

  也比喻樂曲高雅精妙。

紀昌學射

原文紀昌者,又學射于飛衛。

  飛衛曰:“爾先學不瞬,而后可言射矣。

  ”紀昌歸,偃臥其妻之機下,以目承牽挺。

  二年之后,雖錐末倒眥,而不瞬也。

  以告飛衛。

  飛衛曰:“未也,必學視而后可。

  視小如大,視微如著,而后告我。

  ”昌以氂懸虱于牖。

  南面而望之。

  旬日之間,浸大也;

  三年之后,如車輪焉。

  以睹余物,皆丘山也。

  乃以燕角之弧、朔蓬之簳射之,貫虱之心,而懸不絕。

  以告飛衛。

  飛衛高蹈拊膺曰:“汝得之矣!

  ”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(節選)

大意有個人名叫紀昌,又來向飛衛學習射箭。

  飛衛對他說:“你先要學會盯住一個目標不眨眼睛的本領,然后才談得上學習射箭。

  ”紀昌回到家里,就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,雙眼死死盯住織機的踏板。

  兩年以后,即使鋒利的錐尖刺到眼眶邊,他都不眨一眨眼。

  于是就去告訴飛衛。

  飛衛說:“還不行,你必須練好眼力才可以學射箭。

  當你能練到把極小的物體看得很大,將模糊的目標看得很顯著,那時候,你再來告訴我。

  ”紀昌用牛尾巴毛拴住一只虱子,吊在窗口上,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轉睛地瞪著它。

  十多天之間,虱子在眼中漸漸顯得大了起來;

  三年之后,竟顯得有車輪那么大。

  再看看其它東西,都如山丘一樣。

  他便用燕國牛角加固的弓、楚國蓬桿制成的箭,朝虱子射去,利箭穿透虱心,而牛尾毛卻沒斷絕。

  于是,紀昌又跑去告訴飛衛,飛衛高興得跳將起來,拍著胸膛說:“射箭的奧妙你已經得到啦!

  ”

寓意要練成一身真功夫,需要克服無數困難,付出無數心血和努力。

杞人憂天

原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,身亡所寄,廢寢食者。

  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(節選)

大意杞國有一個人擔憂會天崩地陷,自己無處安身,因而憋得茶飯不進,睡眠不安的人。

寓意比喻完全不必要的或沒有根據的憂慮和擔心。

歧路亡羊

原文楊子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楊子之豎追之。

  楊子曰:“嘻!

  亡一羊何追者之眾?

  ”鄰人曰:“多歧路。

  ”既反,問:“獲羊乎?

  ”曰:“亡之矣。

  ”曰:“奚亡之?

  ”曰:“歧路之中又有歧焉。

  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

  ”——《列子·說符》(節選)

大意楊朱的鄰人丟失了一只羊,他率領全家老小,又請楊朱派童仆幫助一齊追尋。

  楊朱說:“哈!

  丟失一只羊,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呢?

  ”鄰人回答:“岔路太多了。

  ”追的人返回后,楊子問:“羊找到了嗎?

  ”鄰人回答:“跑掉啦!

  ”楊子問:“怎么會跑掉呢?

  ”回答:“岔路上又有岔路,我不知道該往哪條路去找,所以只好回來了。

  ”

寓意比喻事理復雜多變,沒有正確的方向,就會誤入歧途。

疑鄰盜斧

原文人有亡鈇者,意其鄰之子,視其行步,竊鈇也;

  顏色,竊鈇也;

  言語,竊鈇也;

  動作態度,無為而不竊鈇也。

 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,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,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。

  ——《列子·說符》

大意有一個人丟失一把斧子,他懷疑是鄰家的兒子偷走了,看他鄰居兒子走路的姿勢,像是偷斧子的;

  面部表情,像是偷斧子的;

  言談話語,像是偷斧子的;

  所有的動作態度,無不像是一個偷斧子的人。

  不久,這個人在山谷里掘土,找到了自己丟失的斧子,第二天,他又看見鄰家的兒子,動作和態度再也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人了。

寓意做人處事要實事求是,從實際出發,不能憑空猜想。

齊人攫金

原文昔齊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,適鬻金者之所,因攫其金而去。

  吏捕得之,問曰:“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?

  ”對曰:“取金之時,不見人,徒見金。

  ”——《列子·說符》

大意從前齊國有一個渴望得到金子的人,清早穿戴整齊來到市場上,走進一家賣金子的店鋪,抓起一塊金子就跑。

  官吏捉住了他,責問道:“這么多人都在那里,你為什么還偷人家的金子?

  ”他回答:“我拿金子的時候,沒有看見人,只看見金子。

  ”

寓意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顧一切。

  經典 | 《列子》中的十個寓言故事。

編輯:丁萌

相關熱讀

經典紅歌100首,紅歌歌曲大全
126閱讀經典紅歌100首,紅歌歌曲大全
經典紅歌100首,紅歌歌曲大全,革命歌曲大全分享到:屏蔽此推廣內容經典紅歌100首,收集所有紅歌合唱曲目,勵志紅...
[浪淘沙九首其七]《浪淘沙九首之一》古
98閱讀[浪淘沙九首其七]《浪淘沙九首之一》古
浪淘沙九首之一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,浪淘風簸自天涯。如今直上銀河去,同到牽??椗?。注釋①九曲黃河:傳...
(阿糖駕校)婆婆文,1V1,你敢在鏡頭下
138閱讀(阿糖駕校)婆婆文,1V1,你敢在鏡頭下
記得打卡小guang糕哦(●"?"●),求文留言區留言哦!合集暫時還沒空搞,等阿糖考試考完了應該有01《自由落體》by沒...
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1_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_天天澡天天摸天天添视频_24小时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视频